C++11为C++带来了大量的新特性。C++11将修复大量缺陷和降低代码拖沓,比如lambda表达式的支持将使代码更简洁。像移动语义这种特性会提高语言内核的基础效率,使你可以写出更快的代码。对模板系统的优化可以使你更容易写出泛型的代码。
新的标准库同时也会包含新的特性,包括对多线程的支持和优化智能指针,后者将给那些还没用类似于boost::shared_ptr的人提供更简单的内存管理方法。
我已经开始使用新的C++11特性,并且非常喜欢:新的auto关键字,对模板”>>“写法的支持,lambda表达式和新的函数定义语法。
线程篇(最低VS2012以上支持C++11新特性)
创建线程比较简单,使用std的thread实例化一个线程对象就创建完成了,示例:
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thread> using namespace std; void t1() //普通的函数,用来执行线程 { for (int i = 0; i < 20; ++i) { cout << "t1111\n"; } } void t2() { for (int i = 0; i < 20; ++i) { cout << "t22222\n"; } } int main() { thread th1(t1); //实例化一个线程对象th1,使用函数t1构造,然后该线程就开始执行了(t1()) thread th2(t2); cout << "here is main\n\n"; return 0; }
不过这个示例是有问题的,因为在创建了线程后线程开始执行,但是主线程main()并没有停止脚步,仍然继续执行然后退出,此时线程对象还是joinable的,线程仍然存在但指向它的线程对象已经销毁,所以会抛出异常。
那么该如何保证子线程执行完了退出后再退出主线程呢?
2.thread::join()
使用join接口可以解决上述问题,join的作用是让主线程等待直到该子线程执行结束,示例:
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thread> using namespace std; void t1() { for (int i = 0; i < 20; ++i) { cout << "t1111\n"; } } void t2() { for (int i = 0; i < 20; ++i) { cout << "t22222\n"; } } int main() { thread th1(t1); thread th2(t2); th1.join(); //等待th1执行完 th2.join(); //等待th2执行完 cout << "here is main\n\n"; return 0; }
此时就可以正常地执行子线程了,同时注意最后一个输出,说明了main是等待子线程结束才继续执行的
需要注意的是线程对象执行了join后就不再joinable了,所以只能调用join一次。
3.thread::detach()
(1.)中提到的问题,还可以使用detach来解决,detach是用来和线程对象分离的,这样线程可以独立地执行,不过这样由于没有thread对象指向该线程而失去了对它的控制,当对象析构时线程会继续在后台执行,但是当主程序退出时并不能保证线程能执行完。如果没有良好的控制机制或者这种后台线程比较重要,最好不用detach而应该使用join。
int main() { thread th1(t1); thread th2(t2); th1.detach(); th2.detach(); cout << "here is main\n\n"; return 0; }
4.mutex
头文件是<mutex>,mutex是用来保证线程同步的,防止不同的线程同时操作同一个共享数据。
int cnt = 20; mutex m; void t1() { while (cnt > 0) { m.lock(); if (cnt > 0) { --cnt; cout << cnt << endl; } m.unlock(); } } void t2() { while (cnt > 0) { m.lock(); if (cnt > 0) { --cnt; cout << cnt << endl; } m.unlock(); } } int main() { thread th1(t1); thread th2(t2); th1.join(); th2.join(); return 0; }
运行结果,cnt是依次递减的,没有因为多线程而打乱次序:
但是使用mutex是不安全的,当一个线程在解锁之前异常退出了,那么其它被阻塞的线程就无法继续下去。
5.std::lock_guard
使用lock_guard则相对安全,它是基于作用域的,能够自解锁,当该对象创建时,它会像m.lock()一样获得互斥锁,当生命周期结束时,它会自动析构(unlock),不会因为某个线程异常退出而影响其他线程。示例:
int cnt = 20; mutex m; void t1() { while (cnt > 0) { lock_guard<mutex> lockGuard(m); if (cnt > 0) { --cnt; cout << cnt << endl; } } } void t2() { while (cnt > 0) { lock_guard<mutex> lockGuard(m); if (cnt > 0) { --cnt; cout << cnt << endl; } } }
转自whlook
- 文章2302
- 用户1336
- 访客10962994
进步始于一次勇敢的迈步。